“小茹,我这季度能兑换多少积分呀?”
“王大妈,您最近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可以选购10积分的爱心产品。”
走进沁水县土沃乡南阳村爱心超市,沁水县驻村帮扶队员茹志鹏正在组织村民朋友开展三季度的积分兑换活动。这种不花一分钱,只用通过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刷积分兑换生活物资的模式,带给贫困群众新的思想转变。
扶贫之难在于扶“志”,如何让扶贫工作从“输血式”转变为“造血式”,让扶贫户彻底摆脱贫困,成为沁水县供电公司扶贫小组工作成员最初思考最多的问题。南阳村位于沁水县西南部历山脚下,自然风光优美,适合农作物生长,但却因地理条件偏远,缺少年轻劳动力支持,多年来仍走在脱贫的路上。面对扶贫成果可能后劲不足的情况,扶贫小组为南阳村贫困村民量身打造的爱心超市成了“破冰之举”。
破冰行动第一步:线上线下初成型
2018年11月29日,“晋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国网沁水县供电公司帮扶共建南阳村扶贫爱心超市”正式揭牌。在对旧村委会近5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进行改造后,陈列置物架,合理布置物品摆放区,粮油、日杂、书籍、农器具、农产品等物品井然有序排列,一个虽然简朴但却干净整齐的多功能超市初见“雏形”。线下像模像样,线上也不能落后。公司扶贫小组不断寻求新方式、新手段,采用“互联网+消费扶贫”的方式,大力宣传爱心超市、畅通爱心平台,让爱心物资走进来,也让爱心产品走出去,扶贫工作逐渐走向在线化、数据化、全国化。
破冰行动第二步:寻找合作伙伴
为了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扶贫小组结合社会责任理念,对利益相关方进行梳理,积极与政府、企业、贫困人员进行沟通,以建设枢纽型、平台型、共享型“三型”扶贫爱心超市为目标,进一步整合了帮扶资源,实现社会各界多方共同参与建设、运营和管理,为爱心超市添油助力。截至目前,依托爱心超市组织社会志愿捐赠活动5次,收集衣物、生活用品、电器、书籍等多种类捐赠品300余件,南阳爱心义购产品收益5万余元,南阳村自产的爱心农产品也坐上了“顺风车”走出沁水,走进吕梁、临汾、晋城等更多地市。同时爱心超市“制定了严格的管理制度,对捐赠的物品、资金由专人管理,建立好台账,实行专款专用,专人监督。
“这扶贫‘爱心超市’就是好啊,既为我们搭建了扶贫助困活动的平台,又让我们真真正正地帮扶到了贫困群众!”2019年7月,山西交控集团晋城分公司为爱心超市捐赠了一批爱心物资,并对爱心超市的工作大加赞赏。随着越来越多人的参与,社会上的涓涓细流正在汇聚成一股大爱涌入南阳爱心超市。
破冰行动第三步:激发主动脱贫致富新动能
为了解决扶贫“易”扶志“难”的问题,“爱心超市”起到了永动机的作用。通过对村民日常的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善行义举、好人好事进行积分奖励,再用爱心积分兑换爱心物资,转变村民思想观念,摒弃“等、靠、要”,靠劳动主动脱贫,引导乡风文明创建,有效激发村民“比着干”的内生动力,让扶贫“扶志”真正落地落实。
仅十个月的时间,南阳村230户贫困村民就已兑换了近1700分的爱心积分,农用书籍和农用工具几乎每天都有村民借用,爱心超市真正在发挥作用,充分调动了群众脱贫攻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奉献爱心和“扶贫、扶志、扶德”的有机结合,有效巩固提升精准脱贫成效,搭建起扶贫济困、爱心传递的桥梁。
“‘爱心超市’不仅让贫困村民受益,也增强了我们公司全体成员的社会责任意识,为企业营造了更加浓厚的社会责任氛围,我们会继续拓展‘爱心超市’服务内容,依托电力行业优势,彰显责任央企形象,为更多人搭建起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扶贫济困、爱心传递的平台!”沁水县供电公司负责人如是说。
本报记者 齐泽萍 通讯员 王雨嫣 曹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