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是党的事业开拓前进的先导。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取得的巨大发展成就总结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大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一、党的指导思想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奠定了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从而对于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引导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在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变革中,形成了邓小平党的建设理论,在其指导下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
不断探索党的宗旨是应对改革发展起来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下党的指导思想的出发点,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我们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为了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要求,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新发展理念即“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继续推进的体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的形势,通过总结实践、展望未来,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党和国家各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与时俱进的最新成就。
二、党的指导思想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在理论上坚持不断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不断丰富中形成、发展。
中国共产党的始终追求是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在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后,我们党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领导的集体就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巩固发展社会主义”作为我党的全新的历史课题和任务。毛泽东同志认为,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中国应以苏联为戒,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路线,形成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思想,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当代中国一切社会发展与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基础。
改革开放最伟大的成果就是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面对世纪之交,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党自身建设状况出现的新变化,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不断丰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思想理论基础。
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科学发展是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再丰富、再发展。
在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在世界政治经济甚至新技术格局发生颠覆式剧变的情况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大时代课题,在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新飞跃。
三、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党矢志不渝的决心和前进方向,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通过“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的科学体系,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成这一伟大理论的“四梁八柱”。坚持和发展的是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是“八个明确”在指导思想层面进行的表述和回答;“十四个坚持”的基本方略则是从实践层面明确地回答“怎么办”的问题。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一科学系统的新思想是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根本动力。
七十年“中国道路”的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我们党永立潮头,永葆活力,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所在。(作者单位:中共太原市万柏林区委党校)
于彦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