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版:论坛

为自己的读者坚守“三工”之姓

——试论《山西工人报》的办报定位和读者定位

  《山西工人报》在三十余年的办报实践中,关于“定位”认识和理念的形成,并不是一蹴即成和一帆风顺。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该报曾走过“追时尚”“闯市场”的弯路,最终选择了办报定位和读者定位的“三工”之姓,即工会、工厂、工人。近二十年的实践证明,坚持为工会工作服务,为职工群众服务“两为”办报方针,坚守“三工”定位,是这张山西工会组织和职工群众自己的报纸发展壮大的一条好路子。

  工会:读者感受来自“娘家”呵护之温暖

  曹晓斌,1999年任太原市小店区北格镇工会主席,直至2018年退休。他全力建会、大胆维权,特别是把解决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作为突破口,维护农民工权益,将“有困难找工会”的品牌叫响,被大家称为维护农民工权益的“110”,入选“全国维护农民工权益十大标兵”。对于曹晓斌,《山西工人报》曾在10年前多次派出记者对其跟踪采访,而后进行了大张旗鼓、连篇累牍、多种形式的报道,使一位原本不见经传、默默无闻的基层工会干部,一时间成了太原乃至全省、全国响当当的“工会明星”。
  《山西工人报》对曹晓斌的报道和宣传,只是该报几十年来做好、做深、做精彩工会新闻宣传的一个清晰缩影和生动写照。办报定位选择“工会”为“三工”之首,盖因《山西工人报》是全省和全国创刊较早的山西报界惟一的面向工会组织的报纸;“工会”为读者定位之先,其理念来自该报拥有的最大读者群——全省职工群众需要工会这个“娘家”对职工队伍的团结带领和有力维权。山西工人报社几任编委会都有着一样的共识:我国的《工会法》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工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对建立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稳定大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工会法》的指引下,我省各级工会坚决贯彻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大力调动全省广大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在山西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中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各级工会确实当好“娘家人”,在充分代表职工利益的同时,积极、及时地挺胸出手,责无旁贷、不遗余力地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所有这些,需要工人报喝彩、发声,需要工人报通过丰富多彩、真实深刻地报道和宣传,让广大读者以及全社会进一步认识工会组织、进一步认识工会作用,全方位、立体式的感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之路阔步前行的山西各级工会组织,不断带给广大职工群众的“娘家”温暖。

  工厂:读者见证源自“家园”今昔之变迁

  《山西工人报》的“工厂”之姓,在于山西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对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年来全省不同性质的企业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发展与变化。他们认为,企业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企业与祖国共成长,我们与企业同进步。
  当下,山西有不少企业建立和推行自己的“家文化”,其中“家”之含义,是“家园”。“家文化”所推崇的就是增强并强化企业成员的“家园”意识,倡导大家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热爱企业、忠诚于企业;与企业同舟共济、甘苦与共。“家文化”是时代特色鲜明、人文温度炙热的一种企业文化。《山西工人报》的采编队伍适时地关注到了“家文化”,他们敏感地意识到,“家文化”的形成,是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源自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逐步丰满的“家园意识”,这种意识的文化升华,是劳动者爱企业,这是企业成长的坚守基础。尤其在山西煤炭企业、制造业、物流业、服务业等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今天,媒体关注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发展的与时俱进、企业遇到的坎坎坷坷等,就是关注新时代企业发展的参与者——广大劳动者在共同“家园”中的集体荣誉感和个人归属感。
  无论是太钢所创造的“手撕钢”“笔尖钢”为代表的国有特大型企业自主创新的奇迹,还是太重生产的“巨无霸”35立方米特大型矿用挖掘机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无论是太航“三晋工匠”精益求精中的中国航天梦,还是煤炭企业为落实国家化解产能过剩政策时的痛定思痛,以及职工群众面对即将关闭的矿井而流泪的依依不舍之情,等等。所有这些,无一不是响彻在《山西工人报》每一篇新闻稿件字里行间的山西企业砥砺前行的铿锵足音,是广大工会干部和职工群众对企业的炙热情怀,以及他们为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茁壮成长、在开拓创新中做大做强而贡献智慧和汗水的不变初心和光荣的使命感。

  工人:读者收获发自“主人”内心之自豪

  《山西工人报》的另一个“工”之姓,是“工人”。工人是一个大概念,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参与者——职工群众的代名词。工人报强调办报和读者的定位之一为“工人”,有如下理由:
  ——各级工会组织团结动员的对象是广大职工群众,即工人;团结动员的目的是带领职工群众为企业的改革发展建功立业,在平凡岗位上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每个企业在新时期、新时代创新驱动、高质量转型发展所必需依靠的重要力量是职工群众。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是可以依赖、无往不胜的主力军。这是工人阶级的性质所决定的。
  ——职工群众中蕴含着创造和创新的磅礴力量。汇聚成这种力量的是职工群众奋斗的信念和追梦的行动,是不负韶华的爱岗敬业,是默默无闻的无私奉献,是建功立业的丰硕成果。
  所有这些,形成了职工群众作为企业主人翁而发自内心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体现在三十余年来《山西工人报》数不胜数的报道之中——马六孩、李双良、亢龙田等老一辈著名劳模;徐秋元、温桂花、贾向东等新时期先进人物;周建民、韩利萍、梁中秀等三晋工匠等;一批又一批“工人明星”从《山西工人报》采编人员的笔下走进更多人的目光之中,成为全社会流量最大的公众人物。他们,来自山西工人阶级,亦来自《山西工人报》的读者。
  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山西工人报》“三工”之姓的办报实践,为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贡献了自己的新闻力量,这张报纸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得益于三十余年办报定位和读者定位的成功实践。(作者单位:山西工人报社)

任中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19-12-09期

  • 第2019-12-08期

  • 第2019-12-07期

  • 第2019-12-06期

  • 第2019-12-05期

  • 第2019-12-04期

  • 第2019-12-03期

  • 第2019-12-02期

  • 第2019-12-01期

  • 第2019-11-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