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副刊

越来越暖的家

  家,是一个温暖的字眼。一提到家,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升腾起或浓或淡的暖意。天冷了,我们对家的渴望就更强烈了。因为我们的双脚踏入家门的那一刻,就把寒冷关在了门外。
  北方天寒,天冷了人们想方设法取暖,让家里暖和起来。我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好,连煤也舍不得烧,只好烧火炕取暖。每年一到冬天,母亲就打发我们到处捡柴火,用来烧火炕。火炕晚上才开始烧,起初烟熏火燎,呛得人睁不开眼睛;等烟散去,屋子里就渐渐暖和起来,我们一家人围坐在火炕上聊天。冬夜格外漫长,但家人相守的时光是温馨的。我最怕母亲让我下炕去做事,离了温暖的火炕简直要被冻成冰棍儿。我每次都披着棉袄,哆哆嗦嗦火速把事情做完,赶紧又窜到火炕上。
  后来,家里生起火炉。有了火炉,暖的面积大了,时间也长了。白天的炉火烧得旺旺的,母亲可以在上面做饭,我还能顺便烤些红薯、花生解馋。因为担心煤气中毒,炉火都生在外屋。冬日围炉当然是最温暖的,可里屋才是睡觉的地方。里屋离火炉还有段距离,所以还是觉得冷。冰凉的被窝简直使我得了“睡觉恐惧症”,直到后来母亲不知从哪里找来个输液用过的玻璃瓶。每天晚上我上床前,母亲都会把灌满热水的瓶子塞到我的被窝里。到了第二天早上,输液瓶已然凉透,脚一碰到立马凉得打激灵。不用说,衣服也是冰凉的。我最怕起床时穿衣服,简直要把我积攒了一夜的温暖瞬间夺走,“起床困难症”因此产生。每天早上,我都是在母亲一遍遍地催促后才起床。
  天寒地冻,母亲为了让家暖和起来,想尽了办法。后来她买了暖水袋、电热毯,总算能让我顺利起床了。
  我大学毕业那年,家里安上了暖气。两组整齐的暖气片赫然靠立在床边,我很担心它们的取暖效果,总觉得只有火才更靠近温暖。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暖气的取暖效果特别好,整间屋子都暖融融的,舒服得很。我们一家人坐在有暖气的屋子里,一边看电视一边聊天,感觉时光又多了一层温馨的色彩。我忍不住说:“这就叫温暖如春吧!”祖母靠在暖气片上打盹,她笑眯眯地说:“嗯,我做梦都是春天到了。”
  我参加工作以后,在城里买了楼房。城里楼房的暖气片是集体供暖,而且四周都是严严实实的,房门也不像农村里经常开关,所以更暖和了。家里每个角落都是暖的,而且每时每刻都是暖的。我们一家三口在家里待着,不用穿厚衣服。妻子说:“出门过冬天,回家过春天,还是家温暖啊!”是啊,随着家越来越暖,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
  几年后,我们又买了新房子。新房子是地暖,除了温暖之外,还多了舒服和清新之感。没有了炉火、暖气片,新家显得洁净清爽。温暖如期而至,与我们亲密相拥。无孔不入的温暖,把家打造成温暖的城堡。孩子有时候光着脚在地上跑,他说:“我脚下热乎乎的,像吹来暖风一样。”
  越来越暖的家,是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的体现。越来越好的生活条件,是我们国家蓬勃发展的生动缩影。

王国梁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25期

  • 第2022-10-24期

  • 第2022-10-23期

  • 第2022-10-22期

  • 第2022-10-21期

  • 第2022-10-20期

  • 第2022-10-19期

  • 第2022-10-18期

  • 第2022-10-17期

  • 第2022-10-1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