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评论

晋祠大米又丰收 喜看粮满仓

  风吹稻浪,满目金黄。近日,晋祠大米全面进入收获季,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格外喜人,一台台收割机在田间奔忙,将片片稻谷揽入怀中,收割、脱粒、卸仓、装车、运输,好一派丰收景象。秋收工作伴随机械的轰鸣有序进行,农民的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得益于得天独厚黑土地的滋润和优质水源的灌溉,晋祠大米“七蒸不烂、味美而殊”,一直以米中珍品远近闻名,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由于生态环境和水源等原因,晋祠大米濒临绝迹,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近年来,太原市委、市政府按照“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示范、规模化生产、品牌化打造”的思路,大力恢复晋祠大米种植。一方面,积极打造水稻有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大力推广有机旱作技术,发展精深加工,做强品牌优势,有效促进晋祠大米提质增效;另一方面,通过选育良种、培育良田、施用良肥、推行良法,重塑区域性特色农产品品牌。随着一片片撂荒的芦苇滩重现诗情画意的农耕图,当地村民们的“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晋祠大米”千年品牌重新焕发勃勃生机,令人欣喜也给人启示。毫无疑问,发展好山西现代农业,“特”“优”是方向,品牌是支撑。要结合自身特点,理清发展思路,充分利用资源禀赋、突出文化内涵,因地制宜走好乡村振兴发展之路,努力描绘“业兴、村美、民富”的新画卷。

王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27期

  • 第2022-10-26期

  • 第2022-10-25期

  • 第2022-10-24期

  • 第2022-10-23期

  • 第2022-10-22期

  • 第2022-10-21期

  • 第2022-10-20期

  • 第2022-10-19期

  • 第2022-10-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