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山西省支持专业镇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日前印发,提出要围绕制造业、特优农业、特色轻工(工艺美术)等领域,梯次培育发展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度高、专业化分工协作程度高、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强、品牌优势突出、就业富民拉动效应明显的专业镇。这是我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将为全省特色专业镇发展营造更优环境,提供难得机遇,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注入新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河北承德考察时深刻指出,即使未来我国城镇化达到很高水平,也还有几亿人在农村就业生活。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既要建设繁华的城市,也要建设繁荣的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阐明,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我省下大气力培育发展特色专业镇,就是要同步推进城市繁华、农村繁荣,在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征程中展现山西作为。
做大做强特色专业镇,我省坚持顶层设计、强化支持保障,前不久召开全省特色专业镇发展工作会议,为杏花村汾酒、定襄法兰等首批10个省级重点专业镇授牌。下一步,要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资金、产能、人才等各类要素资源向专业镇集聚,支持专业镇建设一批重点项目,培育500亿级、300亿级、200亿级、100亿级、50亿级等5个层级的专业镇,全力打造在全国有竞争力、有影响力的产业名镇。这是全新的实践,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解放思想,真抓实干,加快发展。
培育发展专业镇,必须挺起产业这个脊梁。要科学制定总体规划和特色产业规划,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要素集聚,促进专业镇绿色发展,突出特色培育制造产业和消费品工业,围绕主业打造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业态,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产业地标。要用好专业镇发展资金、省级技改专项资金等财政手段,支持企业锻长补短向“专精特新”转变,加大企业信息化改造、5G融合应用项目支持力度,推动数智赋能,推动市场主体上规模、增实力、提效益。
专业镇有灵魂、有人气、有生命力,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提升,打造专业标准和特色品牌。要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专业镇与高校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加强科技专家服务团队一对一帮扶,形成专业标准和特色品牌,做精做优拳头产品,培养行业“单打冠军”,开拓国际国内市场。要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加快推进产城融合,从构建良好城镇风貌出发,加强创业投资等金融服务,保障专业镇用地供给,优化环评审批服务,保障优质项目环境容量需求。
蓝图已绘就,奋进正当时。党的二十大吹响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再次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相信,主攻最有基础、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三晋大地一定能够涌现出一批特色专业镇,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样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舞台,传统产业转型发展的新载体,以未来发展的新动能、高品质的生产生活综合体、让人羡慕的生存状态,引领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并在全国具有竞争力、影响力。
徐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