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是提升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我省大力实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突出打好特色优势牌、有机旱作牌、加工转化牌,推出大同黄花、隰县玉露香梨、沁州黄等一系列“特”“优”产品,农业特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
独特的资源禀赋,决定了山西农业的出路是“特”和“优”。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特优方向,积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持续推进省级三大战略、五大平台、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全产业链发展现代特色农业。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要把扎实推进“三品一标”工作牢牢抓在手上、抓出成效,关键是要不断强化资源聚集,引导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要素倾斜支持。
持续加大项目资金投入,是农业农村部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提出的明确要求,2022年全国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典型案例,大同市云州区以“强科技 育主题创品牌小黄花做成大产业”成功入选的背后,是大同市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支持黄花产业发展,为黄花产业提质升级提供了可靠保障。要不断加大投入,财政项目资金倾斜支持,金融服务配套跟进,积极引导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农业生产“三品一标”领域,形成多元化投入格局。
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从2012年的53%提高到2021年突破61%,科技成为农业农村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要强化科技支撑,围绕优良品种、绿色技术、标准体系等关键环节,加强特优农业产业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加快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品种品质技术集成、评价和推广。
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近年来,我省公开遴选高水平专家,构建起覆盖产业全链条全过程全环节发展需求的省级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为“三品一标”工作提供了坚实人才保障。要用好用足人才资源,加大投入筑巢引凤,引导和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科技人员等从事农业生产“三品一标”创新创业实践。此外,还要突出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建设,完善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体系,解决“三品一标”人才短缺等问题。
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要求。深化“三品一标”建设是我省实现农业优质高效发展的应有之义,让资源加速集聚,必将推进“三品一标”工作再上新台阶。
李泽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