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民声

文明旅游尚需做足“绣花功夫”

  假期外出旅游,人看景,景衬人,千万别让一些不文明举动污了美景,败了兴致。其实,游客的一言 一行、一举一动不仅代表着个人的文明素养,甚至可能会影响到一个地域、一个国家的形象。外出游玩时,游客准备吃、喝、穿等大包小包的行囊,别忘了把“文明”这个行囊一并带上。
  不文明行为仍然存在,说明文明旅游建设需要久久为功,尤其要做足“绣花功夫”。所谓“绣花功夫”就是精准精细施策,文明旅游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管理部门、景区、游客三方互动,共同配合。旅游管理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细化法律制度,精准打击不文明行为和不规范做法;景区要注重细节管理,于细微处完善接待工作和设施配备,合理设置垃圾桶、厕所等,方便游客,助力文明旅游;游客在平时生活中自觉培养文明、卫生习惯,提升、积累文明道德素质。
  培养爱护公共旅游资源的意识,可以在经济上加以引导,比如有针对性地开展捡垃圾换门票、换矿泉水等活动,引导旅客文明出行、文明旅游;对因不文明行为而造成景区损失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严肃处理。
  此外,游客应积极主动当好文明旅游的践行者,做到爱惜景区工作人员劳动成果、遵守景区文明规章制度、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同时,游客之间友爱互助,也是文明旅游过程中必须注意的事项。既能让人玩得尽兴,又可游得放心,还会游出风格、体现风度,只有安全文明常相伴,才有一路欢歌一路笑,给人生留下最美好的回忆。

大同读者 尹卫国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3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10期

  • 第2023-09-09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9-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