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评论

花期预报 别致的春日邀请函

  “4月2日—4日运城西南部,4月5日—8日运城其余地区、临汾平川和晋城南部,4月9日—12日临汾山区和晋城北部地区,4月13日—16日晋中果区。”3月24日,山西省气候中心发布富士系苹果始花期预报。
  这份“花期预报”是科技赋能的生动注脚。它不仅是简单的农事提醒,也是一份“春日邀请函”。于游客而言,从运城花海到晋中果区,不必“撞运寻芳”,而是“应时而游”。于农户而言,不再“看天授粉”,而是“知天而作”,旅游接待可以提前筹备,或许连修剪的果枝都有可能在创意工坊里“重生”为艺术品。
  科技赋能下,“赏花经济”可以突破花期限制。一方政府可将一朵“花”拉成一条产业链,延伸出“花前—花中—花后”的全产业链图景。突出乡土特色,融合乡土文化,翻新“赏花+研学”“赏花+市集”“赏花+夜游”等融合业态,深挖的新体验新场景,让“赏花”旅游向体验文化、融入自然、见证美好的“沉浸式”旅游转变。
  科技赋能下,需构建更立体的产业生态。气象部门化身“花期经济顾问”,与文旅部门共绘“花路地图”。当赏花客带着气象预报规划行程,果农依据气候数据调整种植,旅行社结合花期设计线路,一个以花为链的乡村振兴闭环正在形成。
  春有约,花不误。用科技读懂花语,用创意延长花期,让每片花海都成为乡村振兴的“聚宝盆”。

撰稿郑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4-01期

  • 第2025-03-31期

  • 第2025-03-30期

  • 第2025-03-29期

  • 第2025-03-28期

  • 第2025-03-27期

  • 第2025-03-26期

  • 第2025-03-25期

  • 第2025-03-24期

  • 第2025-03-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