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放学的孩子们背着书包走进社区里的“小饭桌”,端起的不仅是热乎乎的饭菜,更是无数家庭的牵挂。3月26日,太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过其官方网站公示全市“小饭桌”登记备案名单。
小店区716家、迎泽区470家、杏花岭区424家、尖草坪区103家、万柏林区356家、晋源区55家、清徐县90家、阳曲县21家……全覆盖核查、标准化管理、透明化公示的组合拳,将“散落民间”的托育服务纳入规范化轨道。“小饭桌”成为“放心桌”,托起的是家长的安心,守护的是孩子的成长。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小饭桌”早已超越简单的就餐场所,成为城市教育服务链条的重要一环。太原以备案公示为切口,构建“政府监管+社会监督”模式,既严守安全底线,又为托育服务预留成长空间,治理智慧与民生温度实现深度融合。
这份名单更像是一份“共建邀请函”。12345与12315同时打开,每个市民都可能成为“流动哨兵”,这种开放姿态让城市治理长出更多“眼睛”和“耳朵”,让民生服务在互动中优化、治理体系在共治中完善。
“小饭桌”映照“大情怀”。高质量发展不仅是产业转型的升级,更是民生福祉的跃升。当每个家庭的“小确幸”被纳入治理视野,当政府有形之手、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同向发力,城市发展的温度与质感必将更加可感可触。
撰稿郑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