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4点从梦中惊醒,母亲亲切的面容浮现脑海,让我再难入眠。
母亲已八十高龄,近两年,阿尔茨海默病如恶魔般缠上了她,一步步将她拖向衰老的深渊。20多年前,我在省城安了家,父母却执意留在沁河源头的小县城。如今,我只能每隔两三周,挤出时间回去陪陪她。人总是在即将失去时,才懂得珍惜。曾经那习以为常、理所应当的母爱,正随着时光飞速流逝,每一次回家,这种感觉便愈发浓烈。
忆起往昔,母亲虽是农村妇女,却精明强干、知书达理,对生活充满热情,一心上进。她是我的人生导师,教我识字做人,引领我不断向前。她凭借勤劳与智慧,获得过“改革开放致富能手”“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是众人眼中的榜样。可如今,我需搂着她的脖子,贴着她的耳朵,反复耐心地说:“妈妈,我是你的儿子”,她眼中才会闪过一丝光亮,喃喃道:“你是毛小。”那一刻,我心中既松了口气,又酸涩不已,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若能选择,我绝不愿母亲患上这样的病,连自己一辈子最操心、最牵挂的孩子都认不出。
30年前,我当兵离家,渐渐懂得了父母养育之恩的深重。每次回乡,我都会为他们操持各种家务,为他们洗脚、剪指甲、理发、洗澡,这么多年从未间断。如今父母年迈多病,我用轮椅推着父亲,拉着母亲外出锻炼、晒太阳,期望他们能慢慢康复。3年前,父亲突发脑梗,母亲的阿尔茨海默病也愈发严重。起初,她只是偶尔忘事、情绪烦躁,如今却常常迷失在记忆的迷雾中。我四处带她寻医问诊,得到的却总是无奈的答复:这病无法根治,只能尽力控制。我只能请姐姐一起照料,为父母购置各种药物、生活用品和保健书籍,想尽办法让他们过得舒适些。妻子笑我成了拼多多上最忠实的老年用品买家,每次回家,车子都被塞得满满当当,我总想着,只要能用上,多带一点是一点。其实我明白,父母最渴望的,不过是子女的陪伴,吃穿用度对他们来说早已不再重要。
在无私的母爱面前,我所做的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每次短暂的相聚,从清晨为父母洗漱穿衣,到与妻子一同准备饭菜,晾晒被褥,陪他们散步、洗脚、更换内衣,直到安顿他们入睡,一天的时光匆匆而过。夜里,我也睡不安稳,总要起身看看他们是否睡得踏实,有没有起夜的需求。不能日日陪伴在侧,让我满心愧疚,只能尽力多做一些,好让自己心里好受些。每次返程前,我都会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将所需物品备齐,叮嘱父母要好好锻炼、照顾自己,开 开心心等我下次回来。
父母生病后,我对母爱有了更深的领悟。母爱是有季节的,在人生的不同阶段,以不同的姿态温暖着我们,且一去不复返。童年时,是母爱的春天,物资匮乏的20世纪70年代,母亲日夜操劳,只为让我吃饱穿暖,健康成长;求学的十几年,是母爱的夏天,母亲早早教我识字算数,培养我良好的学习习惯。她要求我考试后抄写试卷带回家让她检查,对我的成绩和错题了如指掌,让我养成了又快又好的答题习惯。初高中时,母亲每天像闹钟一样准时叫我起床,为我准备好一日三餐。别人家孩子寒暑假打工挣钱,她却坚持让我安心读书。高考失利时,是母亲力排众议,坚定地支持我复读,鼓励我通过学习改变命运,最终我考上了北京的军校。若没有母亲的坚持,我难以想象自己的人生会走向何方。
走上工作岗位、立业成家后,迎来了母爱的秋天,她教导我勤奋向上、遵纪守法、担当作为,像她和父亲一样踏实敬业。生活中更要家庭和睦,培养孩子以学习明理为人生追求。在军队服役时,母亲到部队帮我带大女儿,后来女儿考上省城重点中学,又考入全国名牌大学,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这一切都离不开母亲的付出,我满怀感恩。每次回家,我坐在沙发上,抱着母亲,告诉她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她的功劳,她总是笑着嗔怪我嘴甜,眼里却满是欣慰。
当母爱的冬天来临,我们也逐渐清醒。母亲用生命最后的微光,教会我人生的真谛,让我懂得以有限之生命,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升华生命的价值。像母亲这样平凡质朴的老人,虽未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却在自己的人生中努力奋斗,养育子女、和睦邻里,响应号召将两个儿子都送进部队报效国家。自己也积极追求进步,如今仍每日佩戴党员徽章,认真抄写笔记,那一笔一画的工整字迹,让每一个看望她的人都称赞有加,她总是既自豪又有些不好意思。如今,写字和抄写成了她为数不多能保持清醒的时刻。
看着被岁月无情催老的母亲,我越发明白生老病死是无法抗拒的轮回。终有一天,我再也听不到那声温柔的回应。这一趟人生旅程,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我期盼着科学能飞速发展,研发出治愈母亲病痛的良药,发明出更人性化的机器人帮助照料父母。在这上天恩赐的时光里,我要好好珍惜每一声“妈妈”。
唐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