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广电总局联合多部门召开治理电视“套娃”收费和操作复杂工作动员部署会,要求今年年底前,开展试点工作和专项整治,聚焦解决“收费包多、收费主体多、收费不透明”问题,使电视“套娃”收费现象得到明显改观。
智能电视开机先看广告,想看电视节目还得购买五花八门的会员,有电视内置会员、视频平台会员,还有少儿会员、体育会员、游戏会员……不仅去掉广告需要会员,电视投屏也需要会员,收费一环扣一环,令人防不胜防,对于老年人更是苦不堪言。事实上,智能电视“套娃”收费已是老问题了,频频引发消费者不满,但一直未得到根本解决。“套娃”式收费,显然严重降低了观众的收视体验感。就此而言,相关平台看似通过会员收费盈利了,这种急功近利的商业模式,实则是在透支未来发展空间,直接导致智能电视陷入“年轻人不愿看,银发族不会看”的窘境。此次有关部门联合部署开展整治工作,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看电视难、看电视烦”的问题,并给出了治理时间表,可谓回应了社会关切,让消费者满怀期待。
看电视收费无可厚非,但价格应透明、公开、合理。显然,收费套路越深越留不住用户,必须保障电视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属性,在社会效益与行业利益之间找到结合点、平衡点,方能更好推动电视和网络视听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