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满三晋,共倡好风尚。我省持续深化全民阅读活动,不仅在全社会营造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浓厚氛围,而且十分注重家校同育,加强读书养成教育,让更多人夯实“爱读书“根基。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并不是一日之功,它不仅是对孩子的考验,也是对家长的考验。家长要带头多读书、读好书,在家庭中营造出浓厚的阅读氛围,吸引孩子参与其中;同时也要多关注孩子的需求,增加个性化补给,尽可能帮孩子选择好书、与孩子共读好书、和孩子分享好书,不断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真正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书香绘就校园的底色。学校要积极创新教学理念,主动融入、锐意创新,加强数字资源平台建设,提供优质数字阅读资源,积极打造“书香校园”,大力引导青少年学生在最应该读书的年龄,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组建学生读书社团或兴趣小组,带动学生互助互促开展阅读;实施师生共读行动,引导教师与学生同书共读、同学共进,从而带动更多学生爱上阅读,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
阅读只有摒弃功利,才能深入持久。让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关键在于激发阅读热情,端正学习态度,培养阅读乐趣。要切实落实“双减”政策,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阅读回归本位,让学生有时间、有精力阅读。要少一点功利阅读的禁锢,多一些放飞灵魂的兴趣阅读,把阅读选择权交给孩子,尊重孩子自主阅读的权利,让孩子在自由阅读中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独特的思考和价值判断,在一次次的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中丰富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穿越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搏,一切浸润在书香之中。多读书,可以让一个人的人生厚度得以增加,精神养料更加富足;多读书,我们的民族精神就会更加厚重起来、深邃起来。对于孩子们来说,培养阅读兴趣、学会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对心灵滋养、精神熏陶、审美塑造、知识储备等,均大有裨益。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让孩子从小学会读书、爱上读书,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只有从小喜欢读书、爱上读书,不断激发“善读书”潜能,才能夯实“爱读书”根基、受益终身。
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