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正当其时、意义深远。阅读的目的在于求知,是传承中华文明、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内容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不断针对性加强优质阅读内容供给,切实满足“读好书”需求。
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追求,更好满足不同群体的多元阅读需求,彰显专业性、针对性、实用性,方能读出自我,也会更加有效。今年“4·23”世界读书日山西省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以来,我省大力推广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图书,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阅读活动,为乡村、学校、特殊群体等提供有效的阅读服务,进一步激发全民阅读热情。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既要推广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益于启智增慧的好书,也要考虑具体的读者适合读什么书,明确指向,恰当引领,促成读者与好书“双向奔赴”。
深入推进全民阅读,乡村不能缺位,农民不能缺席。推动优质阅读资源向基层延伸,必须突出普惠性,构建完善覆盖城乡的阅读推广服务体系。一方面,要紧跟时代发展,围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法守法用法、提升科学素养、提高文化水平等对乡村现有图书进行更新补充,重点关注少年儿童阅读,丰富青少年读物,引导读经典、读好书、读有用的书。另一方面,要用好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平台载体,打造接地气的阅读空间,组织聚人气的阅读活动,帮助农村群众树立健康的阅读理念,让他们有好书读、自觉“读好书”。
步入数字时代,阅读有了更多元的平台、更丰富的场景,有声阅读、电子阅读、“云”上阅读以更灵活多样的形态融入日常生活,创新阅读供给势在必行。近年来,我省各地积极开展线上阅读活动,提升优质网络内容生产供给能力,顺应了数字阅读的新形势,为广大群众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推进全民阅读科学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需要不断丰富网络优质内容供给,拓展阅读场景和表现形式,促进传统阅读资源与新兴数字化阅读资源相结合、线上虚拟阅读设施与线下实体阅读机构相补充。
好书亦师亦友,遇见好书则如沐春风。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我省全民阅读促进条例,丰富优质精神食粮供给,让品质阅读、智慧阅读、高效阅读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指引,我们就一定能够更好满足群众的文化获得感,让全民阅读活动不断引向深入,为进一步加快转型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
木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