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蜜蜂之乡”来一场马拉松是什么体验?6月15日,“鹏飞沁和·2025沁水半程马拉松赛”鸣枪开跑,中国女子马拉松纪录保持者孙英杰领跑,与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的3500名马拉松长跑爱好者激情竞速,为这座充满古韵的县城注入蓬勃活力。
盘点过往,山西省内的马拉松赛事举办有两个“旺季”,5月和9月,正是山西气候最适宜,风景最美丽的季节。今年5月,山西的马拉松赛事依然火热,高平、稷山、平遥、临县、平定等地的马拉松赛事先后鸣枪。在静待9月的太原马拉松大幕开启的时间里,沁水半程马拉松再次闯入大众的视线。
这项简称为“沁马”的赛事颇不寻常,是省内惟一常态化举办的6月马拉松赛事。6月,是因为有清凉的自信,而“常态化”三个字,背后的信息是,自2017年以来,“沁马”已成功举办7届。单论举办赛事届数,在省内仅次于省会城市举办的太马。放在县域马拉松的层面上,能够有着这样的连续性,在省内无出其右。
一项县域马拉松赛事,为何要举办这么多届?为啥能举办这么多届?在县域马拉松扎堆举办的当下,把“沁马”当作一个“标本”,去仔细观察和思考,会有所启发。
首先,目标具有前瞻性。县城举办马拉松赛事,沁水在省内起步较早。从一开始的目标设计,“沁马”就是为了助力文旅发展和促进全民健身。从宣传赵树理文化到主打古堡旅游,从助推蜂蜜产业到打造运动之城,沁水的主办方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件跟着一件办,认认真真地把马拉松赛事延续下来。
其次,内容主打烟火气。“沁马”扎根老百姓,80元就能报名,基本就是零门槛;参赛包琳琅满目,就像赶集扫货;跑友边跑边拍照,老乡边看边唠嗑,为跑友过生日、为跑友送鲜花,主打一个开心热闹。“沁马”用土味儿仪式消解都市焦虑,在这里,成绩名次不重要,大伙都奔着一个“开心”去。
再次,运营追求规范化。近年来,华舰体育赛事公司一直是“沁马”的运营方,在赛事安全、交通运输、选手服务、赛道优化等方面,投入很多的精力,既注重赛事的规范,也着眼细节的把控。多年来,“沁马”一直稳居中国田径协会C类赛事认证,还曾冲上B类赛事。
更重要的是,收效形成产业链。“沁马”的连续举办带动了沁水的旅游、住宿、餐饮、交通、体育用品销售等产业发展,形成多业态融合发展的马拉松产业链,变赛事流量为经济增量。同时,体育产业与城市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提升了沁水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马拉松赛事呈现出向三四线城市和小县城下沉的新趋势,标志着全民健身公共服务资源正加速向基层延伸,体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实质性突破。低门槛、强互动、重体验的模式,让体育回归大众、服务民生,激发了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地域认同,也为区域品牌建设带来了新机遇。
“赛”出精彩、跑赢未来。这股席卷基层的“奔跑热”,生动诠释了高质量发展在县域层面的丰富内涵,展现了基层社会焕发出的蓬勃生机与创新活力。更多像沁水这样的小县城,将凭借马拉松激发的精气神,“跑”出新机遇,策“马”新征程。
王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