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评论

解决上班族“带娃难” 强化暑期托管

  暑假期间,“孩子去哪儿”是众多家庭的现实难题。大同市党群服务中心、河津市总工会、柳林县龙城社区等通过开设暑期托管班,因地制宜解决上班族“带娃难”,既免除家长的后顾之忧,也为孩子们打造了安全、充实的成长空间。
  暑期托管的意义,远不止于“看孩子”。从大同的“党建+公益”一体化服务到河津的“兴趣课堂+课外活动”,再到柳林“动静结合、分层教学”的课程体系,托管班突破传统“看管”,将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社会实践与安全教育深度融合。对家长而言,托管班不仅缓解了“工作与带娃”的双重压力,更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消除了“独自在家安全隐患”“老人辅导力不从心”等顾虑。
  暑期托管从“应急之策”升级为“常态之举”,监管与安全是关键。一方面,需建立标准化服务流程,从师资筛选、课程设计到场地安全、餐饮卫生,每一环节都应纳入规范管理;另一方面,可引入第三方评估机制,通过家长反馈、定期督查等方式动态优化服务,让“暖心工程”经得起检验。
  常态化更需资源整合与制度创新。河津依托工会阵地、大同联动教育局与妇联、柳林发动社区教师与高校志愿者,唯有打破部门壁垒、凝聚社会合力,才能让托管服务可持续。
  暑期托管,一头连着万家忧乐,一头系着社会治理。当“托管班”从暑期限定变为四季常在,距离“幼有善育、学有优教”便更近了一步。

撰稿郑娜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8-19期

  • 第2025-08-18期

  • 第2025-08-17期

  • 第2025-08-16期

  • 第2025-08-15期

  • 第2025-08-14期

  • 第2025-08-13期

  • 第2025-08-12期

  • 第2025-08-11期

  • 第2025-08-1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