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版:综合

学生打闹磕掉牙,该谁担责?

沁水县法院调解一起校园侵权案

  学生在校期间互相打闹玩耍实属正常,但若因此不小心受伤,伤者的损失该由谁承担?近日,沁水县法院审理了一起校园侵权案件。
  初中生小王和小李课间嬉戏打闹,小李踢到了小王的后背,小王向前倒地,摔掉一颗牙齿,另有一颗明显裂缝。经医院诊断,小王11、12牙折断,建议治疗,后期继续进行修复。其间,因治疗小王折断的牙齿,其父母花费医疗费3400余元。同时,由于小王目前年龄尚小,在满16周岁之后才可根据牙齿损伤情况进行治疗,后续治疗费预计还会花费3万元。双方家长多次协商孩子受伤的赔偿事宜,但是均未达成一致。小王及其父母将小李及其父母诉至法院,要求赔偿医疗费等共计4万余元。
  考虑到本案系未成年人在校园内侵权导致的健康权纠纷案件,故法官决定通知双方家长到场进行调解,但经过多次调解,双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立案后法院对该案进行开庭审理,法官考虑到原告小王在年满16周岁修复牙齿实际损失发生后才能另行起诉,一方面时间周期太长,另一方面也造成当事人的诉累,故在征求双方当事人的意见后决定就未发生但将来必然发生的费用一起进行调解。但对将来治疗牙齿的费用,双方争议较大。
  因此案是校园内侵权纠纷案件,再次调解时,除双方家长外,法官还邀请了学校的校长和学生所在班的班主任共同参与调解,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小李的父母赔偿小王医疗费、营养费、护理费、交通费、后期治疗费等各项损失共计1.3万元。其他事宜双方互不追究。
  协议达成后,当即履行完毕,双方家长握手言和。双方家长表示,会告知孩子该纠纷已妥善和解处理,日后同学、朋友之间嬉戏打闹应有度,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发生,让孩子们放下心理包袱。

法官提醒

  校园侵权事件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不仅给学生造成伤害,给家庭带来痛苦,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学生家长作为监护人,要尽到对孩子的监护责任,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学校作为教育管理机构,不仅要为学生传授知识,也要履行好管理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只有通过家庭、学校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减少此类校园伤害的发生,使校园成为学生成长的摇篮、学习的净土。

  通讯员景垚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2-10-31期

  • 第2022-10-28期

  • 第2022-10-27期

  • 第2022-10-26期

  • 第2022-10-25期

  • 第2022-10-24期

  • 第2022-10-21期

  • 第2022-10-20期

  • 第2022-10-19期

  • 第2022-10-1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