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一场迟到13年的和解

  从青丝熬成白发,一份生效判决承载着申请执行人10余年的翘首期盼;从2012年到2025年,几位执行法官用恒心丈量着兑现司法承诺的漫漫长路。近日,霍州市人民法院成功执结一起跨越10年的民间借贷“骨头案”,让压在当事人心头13年的石头终于落地,申请人拿到了被拖欠的执行款14万元。
  2012年,郑某某与郭某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中,法院依法判决郭某某偿还郑某某借款及利息14.09万元,但郭某某未在法律规定期限内履行还款义务,郑某某遂向霍州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承办法官立即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并对被执行人的财产进行查控,因未查找到被执行人名下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陷入僵局。被执行人郭某某长期规避执行,踪迹难寻,名下可供执行财产线索匮乏,案件几度陷入僵局,只能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但这并不是终点,而是法院持续追踪的起点。
  13年光阴流转,该案承办法官虽已换了2名,但对该案的关注却从未间断。法官始终将案件挂在心头,定期主动发起财产查控,不放过任何可能存在财产的线索。每一次“恢复执行”程序的启动,都是法官对公平正义的又一次坚定叩问。
  今年,案件终于迎来转机。在又一次的恢复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郭某某名下全部银行账户均被冻结。这关键的一步,成为打破执行僵局的突破口。
  账户被冻结让被执行人郭某某切实感受到拒不履行执行款的沉重代价。执行法官联系到被执行人郭某某进行沟通,化身“连心桥”,反复约谈双方当事人。从法理到情理,从个人信用到法律责任,执行法官耐心细致地释法明理,分析利弊得失。在多次面对面、背靠背的调解协商下,法官的执着和热诚让双方当事人渐渐放下了对立的姿态。
  今年7月,在执行法官的主持下,一场迟到13年的和解在霍州法院达成。郭某某当场将14万元执行款如数交付郑某某。当郑某某接过这笔承载着13年光阴重量的款项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真没想到13年了,法院还没放弃!感谢法官,是你们的坚持,才让我等来了公正!”

通讯员李兵平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5-07-21期

  • 第2025-07-18期

  • 第2025-07-17期

  • 第2025-07-16期

  • 第2025-07-15期

  • 第2025-07-14期

  • 第2025-07-11期

  • 第2025-07-10期

  • 第2025-07-09期

  • 第2025-07-0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